武志红
其他
催眠之父艾瑞克森:孤独、焦虑,越努力越无助,请你为自己做这件事
你的潜意识,正在悄悄阻碍你开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:催眠师接待了一个50岁的单身女人,她很漂亮,有很好的工作,成熟且有智慧。但她却非常苦恼,自己过去一直想尽办法认识异性,利用各种途径寻找伴侣,但统统都失败了。“我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,总遇不到对的人;还是我性格有问题,注定要孤身一人?”于是催眠师利用催眠技术,带着她来到无意识深处,看看是什么在阻止她建立亲密关系。这位女士开始哭了起来,小时候妈妈对她说的一句话浮现在脑海中:“你永远,永远也不要信任男人,他会夺走你的一切!”出于对妈妈的爱,她在妈妈深度情绪化的催眠中,做出了“永远不相信男人”的承诺。长大后,尽管她早已忘记这件事,但她的潜意识却牢牢记住了。所以她每一次尝试建立亲密关系,潜意识就开始用各种方式阻碍她,因为那意味着对妈妈的背叛。在这个故事中,进行催眠的咨询师,就是美国著名催眠导师米尔顿·艾瑞克森。他发现,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,其实是一种负向催眠,被孩子所内化。长大后,这种负向催眠会逐渐变成深刻的,无意识的后果,让我们以非常受限的方式活着。让潜意识浮出水面困境才有被转化的契机很多时候,亲密关系里不断重复同样的矛盾,总被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困扰等等,可能都是潜意识推动的结果。艾瑞克森曾说:所有正使你深陷的问题,让你挣扎的负面习惯,你的焦虑,或者身体上的痛苦,都是让你进入你的灵魂旅途的切入口。而这些困境能否变成资源,疗愈能否在混乱中发生,关键就在于——能否深入潜意识资源,从负面状态中苏醒过来,创造性地应对生命的挑战。艾瑞克森本人的人生经历,就印证了这一点。17岁时,他因小儿麻痹陷入瘫痪,50岁后病情恶化,一直生活在轮椅上。开始,医生说他“活不过明天”;然后,医生说他“永远站不起来”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对自己的内在力量保持全然的自信,决心挑战这些预言。他认为,虽然意识层面不知道该怎么做,但潜意识会指引他。所以他深入到无意识深处,询问潜意识,如何才能站起来?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,他心中出现了一幅儿时摘苹果的画面。这幅画面无比生动,细致入微,每个行动都被分解成了一系列微小的动作。而他只需要在全然放松又极致专注的状态下,体验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手和身体移动的感觉。在接下来的恢复训练中,他一次次将自己交给潜意识,跟着不同意象的指引去做训练,渐渐地恢复了肌肉运动的能力。后来,他不仅逐渐站了起来,还在一个夏天,靠一艘独木舟、简单的粮食和露营设备以及一点点钱,独自一人畅游了一次密西西比河。艾瑞克森这一自我疗愈的经历,也是一个深深的自我催眠的过程,它的威力以及丰富体验,成为他后来发展催眠技术取之不尽的资源。在这看似神奇的故事背后,有其深刻的原理。武志红老师将其解读为:瘫痪的经历给了他深入潜意识的契机,全然放松的身体和骨骼,也意味着放下了意识,潜意识就被开启了。不和痛苦较劲,放下思想,让生生不息的潜意识自由流动起来,才能从中挖掘现有的资源,将看似铁板一块的困难一一化解。
其他
一种很绝的心态:直接冲!
最后,我想邀请你回想自己的过去。你还记得,过去曾经有哪些你想做又不敢,而最终却完成了的事吗?可能是追求一个人、去攀一座山、去远方旅行、去尝试新的工作......还记得完成后那种满足感吗?
其他
一个人说着“我没事”,背后却在默默流泪
,也是我们与自己、与他人相处时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。你有什么未被觉察的防御模式?它们对你有什么负面影响?如何善用心理防御,让自己状态更好?现在,看见心理团队特别推出了【心理防御模式评估】,免费送给你!
其他
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三:与家庭分离
编者按: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,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。这期间,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,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,适应不良。在我们展开的征集、访谈,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,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、隔离、压抑的状态,也听到了学习压力、亲人离世、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。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「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」系列文章,探讨留学生的自我、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。文
其他
在关系中,为什么你总是“折磨”自己
一份专业的报告画像、解析、建议,清晰明了解答四个你关心的问题1、你的关系剧本是什么?2、关系剧本有什么情节?3、关系剧本会如何发展?4、如何升级关系剧本?一份放心的专业测评专业团队出品,可靠清晰
其他
一段关系从消耗走到滋养,关键是理解这一点
每个很累的灵魂背后,都意味着,内心没有可以依赖的关系。我想起武志红老师的一位来访者:这位女生频繁地做噩梦,梦见被压在一个像大蚌壳的东西中,黑暗又冰冷,几乎窒息,她总在呼喊中醒来。醒来后,她回忆小时候怕黑、怕鬼、怕蛇;长大了怕病、怕死、怕失业、怕被人瞧不起……武老师是这样解析这个梦的:“你被困在狭小而孤独的空间里,感觉自己总是一个人。那么什么都会怕,因为一切都得靠自己来控制来承担。太孤独的人,「我」以外的世界都可能会被感知为黑暗。如果这些解读成立,那么我的答案是,试着投入到关系中。”没有任何人能够孤独存活,原因很简单:“人的生命能量,总要在关系中被驯服。”我们需要能被接纳、共情的关系,它像一个容器,装得下我们所谓好的、不好的部分。可以说,好的关系就像滋润的土壤,激活了我们的生命之树。同时,关系无法避免地触及脆弱、私密,因此它不仅滋养人,也会伤人。回想生活中所有的难题,几乎都逃脱不了“关系”:👉疏离的母婴关系带来不安全感;👉无法走进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;👉充满矛盾的亲子关系,导致孩子叛逆;👉恐惧团体关系,与领导、同辈相处拧巴;从生命之初的母婴,到师生、亲密、亲子......一切关系都存在爱与痛。我们总是困惑,为什么那些滋养我们的关系,也会狠狠刺痛我们呢?在一层层抽丝剥茧后,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:母婴关系核心是依恋,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模式;师生关系暴露的是你面对权威的态度;团体关系,你的羞耻感在影响决策;......看似复杂各异的关系困境,实则藏着有迹可循的心理学逻辑。我们把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,投射到任何一段关系中。关系如一面镜子,照见的是我们自己。对关系的防御、在关系中被伤害、无法和自我和解等,
其他
孤独的人,往往内心强大
有人说,面对孤独,你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:忍受孤独、习惯孤独、享受孤独。而大部分人,都卡在了后续阶段——接受了“孤独是人生的常态”这个事实,但心理还是渴求外界的接纳和认可。于是,在做自己和顺应外界之间,你常常迫于世俗压力,做出违心的言行。比如说:明明有了别的安排,却为了合群,硬着头皮去参加同事聚餐;不关注娱乐圈,却为了和周围人有共同话题,逼迫自己去了解;原本不认同别人的观点,却为了显得不那么特立独行,而说出“我也是这么觉得”……这时候,尽管你看似融入了集体,短暂地获得了一种归属感,驱赶了原有的孤独,可只有你自己知道,你内心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被填满。但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群人,他们享受孤独,并乐在其中。他们从来不把维持人际关系摆在突出位置,也不会为了合群而强迫自己做违背内心的事情。比起“看上去合群”,他们更关注的是,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在心理学上,这样的人,我们会说他有较高的孤独力。所谓孤独力,指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同时,也能始终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中心位置的一种姿态。如果说,孤独是人生的常态。那么,学习和孤独更好地相处,也是我们学会修行的一堂课。现在,看见心理团队推出了「孤独力测试」,邀请你免费测评。该测试是建立在创富奇才「午堂登纪雄」多年的实战经验基础上,从生活实际中提炼而来。从六大维度深入剖析你的孤独力,并提供有关孤独力的心理学建议,引导你寻找积极的、舒适的自我相处和他人相处的方式。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(仅限未测过的人免费)👇👇👇(以下仅展示。请领取测评,可以查看专属自己的完整的测评报告)-
其他
内心敏感的人,比你想象中还要强大
别人情绪不好,你就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?敏感的人就像拿着一个放大镜在看世界,所有的美好都加倍,所有的丑恶也加倍,每天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。这其实是高敏感的表现。同时,研究指出高敏感(Highly
其他
原生家庭欠你的,你要自己找回来
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每逢周末、过节或过年,回了趟家,或者跟父母通个电话,总有股无名火,只要待在一个屋檐下就会觉得压抑。明明在自己家,能和伴侣、孩子一起平和地生活。即使有情绪,也会很好沟通、处理、及时调整。情绪已经非常稳定,完全告别了过去的自己。可是一个电话,一不小心就激活了那个还在旧时候、小小的自己,瞬间回到解放前。有个明星在采访中提到,自己为了减肥在家里跳绳,她爸爸过来指着她的腿说:“你的腿是不是比男朋友的还要粗。”当时她低落地回答:“爸爸,你知道为什么我成为不了谷爱凌吗?因为谷爱凌的妈妈从来不会指着自己女儿的大腿说,是不是比男朋友的都粗。我好难过。”这样的对话屡见不鲜。小时候,考了一百分,你兴冲冲回家告诉父母,他们说:“这样就骄傲了?人家王阿姨的女儿考了双百呢!”长大后,你顶着待业的压力,终于有了算很不错的工作,把快乐分享给父母,他们说:“听说王阿姨女儿都收入百万了,经常给爸妈买这买那,我啥时候才能享得起你的福哟……”在你已经工作十几年后,能顺利养活自己,也有能力赡养父母了,他们依然会说:“你看看你自己,一个人多可怜!赶紧给我结婚生子,踏踏实实才是正事。”不知道为什么,很多父母把这样的话当作是对孩子的深爱。总觉得我不说你,在社会就要被别人说,爸妈说话可能只是有点难听,但反正是为你好。父母与子女之间仿佛横亘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。即便没有“苦大仇深”,却总在始料不及时“隐隐作痛”。读到这里,相信你也想起了那句话:“父母一辈子在等子女感恩,孩子一辈子在等父母一个道歉。”有的人在经历无数失望后,无奈选择回避。不再亲近父母,和父母形同陌生人,没有交流,也没有分享欲望。积攒的失落多了,渐渐不敢再有任何期待。心也因此好像被掏了一个洞,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,空落落的。憋久了,也便成了“心病”,聊起父母时,会忍不住悄悄黯然伤神。分明是至亲,却变成熟悉的陌生人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斯蒂芬·吉利根说:“原生家庭的伤痛不会消失,伤疤也不会完全愈合,我们能缓解的,是自己与这份伤痛的关系。”这是在告诉那些并不足够幸运被爱的人:你不必一辈子都这样生活,你的后半生,属于你自己。聊到这个话题时,总有许多人还是没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局,困在“童年创伤”里走不出来,反复被多年前的旧伤刺痛,好像不受控地对痛苦“上瘾”。武老师向吉利根博士提出一个建议,精心策划推出了这个课程,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创伤的桎梏,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和力量去做自己、成为自己。作为一名在家庭关系领域有着丰富经验,并且亲自疗愈了自己问题重重的原生家庭的心理疗愈导师,吉利根博士说: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有原生家庭的心智,同时,我们也都有可以自主创造的心智。关键是我们要运用后者的心智,去疗愈前者。
其他
情绪不稳定的我,该怎么办?
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?小时候不喜欢父母动不动就生气,发誓以后不能变成这样,等到自己有了孩子,还是忍不住容易对孩子发脾气。不喜欢自己的情绪化,想改变自己的脾气,却发现很难改变。有时候心里感觉不舒服,但又说不出是什么情绪,一直憋在心里没释放。如果你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氛围,你会发现:你现在处理情绪的方式,可能是从父母、长辈对待情绪的态度中习得的。比如,那些在成长过程中,遭遇养育者情绪忽视的人,长大后往往很难自如地表达情绪,和正确地处理负面情绪。面对情绪,他们更习惯用压抑、回避、忍耐、忽视等方式,强行切断情绪的抒发。这是原生家庭,给一个人留下的“情绪阴影”。也许曾经试图调节自己的情绪,但总是无济于事。这是因为你的情绪模式早已固化,但好在当你能够察觉到自己情绪处理方式的问题,并找到它的来源时,依然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表达模式,重新调节自己的情绪,远离情绪阴影。现在,看见心理团队推出了「情绪阴影评估」,邀请你免费测评。本测评以基本情绪理论和戈特曼情绪沟通理论为依据,结合关于情绪的研究成果,并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研发而成。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(仅限未测过的免费)👇👇👇
其他
流浪的法国奶奶,成为我生命中的奇迹
。腾讯新闻内容出品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生活的温暖是互相传递的,像老奶奶这样善意的看生活,因为一件渺小的事情而开心,帮助人,那生活中的许多瞬间都会让我们觉得美好而感动。
其他
如果你有一个高敏感的孩子,请这样爱他
1、《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》作者:[美]伊莱恩·阿伦2、《你有多敏感,就有多珍贵》作者:[美]詹恩·格兰尼曼3、《高敏感:被低估的品质与天赋》作者:[法]法布里斯·米达勒🌟今晚18:30
被用户删除
社会
那些内心强大的孩子,童年被允许做过这1件事
武志红老师曾参加一个聚会,有位年轻妈妈问:“为什么,我儿子总是慢吞吞的?我怎么训他,他都改不了。”说这话时,她一脸焦灼。显然,她是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女子。而十来岁的儿子在旁边玩,武老师观察了会,发现他的动作、反应一点都不慢。“他只和你一起时才慢吧?”武老师半开玩笑地说。她想了一会儿:儿子和她在一起时好像是更磨蹭。从早晨上学到晚上睡觉,她都一直等慢吞吞的儿子。“每次我都急死了,一直训他要快、快、快!他笑嘻嘻的,但依然很慢!”随着交谈深入,武老师还发现她严令禁止孩子对父母发脾气。所以孩子并不敢生气,因为担心会失去父母的爱与认可。为了不失去,孩子会做一切事情,譬如压抑愤怒。只是,愤怒一旦产生,就要寻找宣泄的出口。这位妈妈,用呵斥表达对儿子的愤怒;而儿子,则用慢这种“隐形攻击”来表达对快节奏的妈妈的不满。回想一下成人世界,其实隐形攻击无处不在:当你跟老公有矛盾,憋着气说不出来,故意跟他冷战赌气时,就是一种“隐形攻击”。在这种沟通氛围下,双方都很难受和别扭,下次还是会因为同一个问题吵。孩子更是如此。当他们的愤怒、委屈、孤独不被允许表达时,就只能用拖延、躲避、敷衍等隐形攻击的方式来发出求助:“现在我很不舒服,但我不知道如何告诉你。”那个每天都让你头疼的熊孩子,其实内心是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呀。“孩子每个负面行为背后,都有一个需要父母看到的正面动机。”说这句话的,正是心理咨询师吴佳奇老师,而她也有两个“调皮”的孩子。比如,她经常遇到一件事,就是晚上好不容易空下来,想自己看书、刷手机或干点活时,就恨不得女儿能赶紧睡着。这时往往就发现:越希望孩子早点睡,她就越不睡。不是在床上翻来覆去,就是缠着大人读绘本。哄睡半小时,眼睛还瞪得像铜铃。某个晚上,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女儿的“隐形攻击”,因为她感受到当天晚上妈妈不太想陪她。所以说,女儿并不是故意捣蛋,而是用“不睡觉”,来表达自己的不满。留意到这一点后,她开始转换沟通技巧:先达成【约定】,哪个时间段讲绘本,哪个时间段妈妈要去工作;【共情】孩子:不想睡觉,是想让妈妈陪她,教她识别并更好地处理情绪;如果孩子还是不满足时,就【建立安全边界】,告诉她九点半后妈妈一定要去工作,让孩子建立规则感;……她发现,当用这些技巧去和女儿沟通时,她总是听完绘本就能入睡,性格也明显变得越来越独立、开朗。在儿童青少年领域摸爬滚打10多年的吴佳奇老师看来,那些走进咨询室的孩子也是如此,她总能看到他们背后真正的需求:孩子不肯睡,总熬夜,可能是陪伴的需求没被满足;常常跟你对立违拗,是他开始寻找权力,想有更多自体感;孩子沉溺网络,他可能在现实中受挫,想在网上找成就感;……而在咨询进行期间,当孩子内心的诉求一旦被看到,那些让父母头疼的行为也就有了被转化的契机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处理300+位孩子成长问题的过程中,她观察到:那些有攻击性的孩子,生命力往往更旺盛;当孩子想反抗外界时,证明他的一部分自我已经形成。也就是说,只要父母及时看到孩子的内心诉求,并加以引导的话,就能转化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珍贵的生命力。这一路上,吴佳奇老师看到每一位父母的艰辛和困扰。她决心将自己经历过的案例整理、编排,打磨成一门线上课。今天,我们联合吴佳奇老师,从孩子叛逆、自卑、挑衅、厌学等成长议题入手,融合20个典型案例,带来这一门颇具实用性的亲子课。老师将带领大家一一解读无声的,幼稚的,难懂的,有威慑力的“孩子语言”。在孩子的人格发展黄金期给予正确引导,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!《读懂儿童行为,养育活力满满的孩子》资深儿少心理咨询师、游戏疗愈师12年儿童疗愈经验+20个典型案例28节干货理论课+5大实用技巧读懂孩子内心诉求,开启亲子关系新视角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现在仅需99元!点击小程序,立即抢购
其他
为什么你在感情中总是很痛苦?真相是因为...
现在的你,对爱情,仍有向往吗?有人在亲密关系中,不断向对方付出真心,却没有好的结果;也有人面对伴侣的真心付出,却不懂回应,两人渐行渐远。想要进入一段好的恋爱关系,重要的不仅是学会如何跟人相处,更多是深入地了解自己。这样,我们才能做真实的自己,让关系充满活力。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:“爱所爱的人,但不是讨好他们,爱需要你拿出你的真实自我,与所爱的人真实、深度碰撞。”而且,当我们在关系中遇到困扰时,也能够区分:哪些问题来源于现在的关系?哪些问题来源于自己过去的阴影?研究表明,人们在成长初期的某些经历,比如有遗弃、不信任、情感剥夺、疏离等,长大后就很可能在关系中重复这样的模式,影响亲密关系的正常发展,这就是“爱情阴影”。于是,你可能要反复问自己:你真的了解自己吗?过去的经历,对你的影响有多大?该怎么样疗愈自己,提升爱的能力?为此,看见心理测评研发团队根据Young不良图式模型、爱情体验研究等理论和实证研究,结合精神分析理论、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阶段论,研发了「爱情阴影评估」,免费送给你。带领你了解看似平常的童年经历,带给你什么爱情阴影?又该如何觉察、守护爱情?
其他
有关车辆蓄意撞击的20条安防建议
编者按:和所有突发事件一样,蓄意的车辆撞击行为难以预测和避免,但是和所有安全防护问题一样,多注意到一些细节,多具备一些基本的安防意识和知识,结果就有可能是生死之差。因为最近的一系列事件,我开始关注基于车辆碰撞的蓄意袭击行为,并对相关的个人安防策略一些研究总结,在此分享给所有人。作者
其他
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二:独立自主,需做好3个准备
编者按: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,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。这期间,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,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,适应不良。在我们展开的征集、访谈,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,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、隔离、压抑的状态,也听到了学习压力、亲人离世、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。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「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」系列文章,探讨留学生的自我、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。文
其他
在你的内心深处,藏着哪些未知的欲望|领免费测试
测出你的欲望级别深度解析你的12种不同欲望为你找出核心的欲望,搭建专属于你的欲望金字塔探索它对你人际、亲密关系和潜在影响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(仅限未测过的免费)👇👇👇-
被用户删除
其他
一个人的魅力,无关年龄、长相,只和这1点有关
你可能会遇到哪方面的抉择冲突✅如何做出更适合你的选择希望你能重新认识真实的自己,活出自己的专属魅力。29.9元,测一测你的天性魅力绽放你鲜活生命力点击图片,你可选择购买次卡
其他
害怕社交?在关系中内耗,该如何自救
一份专业的报告数据、图表、解析,清晰明了报告将分为四大部分1、你的社交阴影指数2、社交阴影综合分析3、社交阴影原因解析4、社交阴影的深层疗愈4个你关心的问题深度分析,了解真实的自己
其他
童年阴影的迹象,可能一直在你身上|领免费测试
精神分析理论指出:童年早期的人生阶段,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。如果你在这阶段遭遇不恰当的对待和教养,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,比如:曾经被他人过分责骂,长大后就容易不自信、很难接纳自己;经历过朋友的孤立,长大后就可能不敢拒绝,习惯去讨好别人;身边人的高期待,可能成为无形的压力,让人慢慢丧失了动力;遭遇过家庭创伤的人,可能会不自觉重复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模式。...
被用户删除
社会
把握婚姻主动权的女人,都会这样和老公谈钱
有人说,钱很俗气,却是女人在婚姻里的底气。不敢谈钱、不会谈钱,就会在婚姻里失去主动权,活得压抑而憋屈。自从当了全职妈妈,表姐小瑜就时不时透支信用卡来补贴家用。我感到很诧异:“你老公收入不是挺好的吗?”小瑜叹了口气,原来,老公每个月会固定给她一笔钱,但只够基本开支。曾有一次她暗示过钱不太够花,但老公没有听懂,还说了句“才月中,这个月怎么花得这么快啊”。听了这句话,小瑜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。“现在每次不够用了,我都要想好几天,要不要找他要,该不该找他要。感觉自己就像个累赘和麻烦,还不如自己先用信用卡补上。”不过小瑜心里还是会感到憋屈,明明自己牺牲了工作,一个人照顾家里也很辛苦,为什么开不了口呢?每次鼓起勇气,话到嘴边,又觉得自己不工作没底气,老公一个人养家也不容易,还是算了吧。这些埋在心底的纠结,让小瑜对老公产生了不满:他就不能主动体谅一下吗?为什么非要我亲口说出来?小瑜的态度,也让两个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低压。前段时间,小瑜和邻居去超市采购,看见人家打电话向老公撒娇要钱买衣服,她既惊讶又羡慕。想到自己为了把钱省下来,用到孩子和家庭开支上,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是好几年前的,她委屈得差点哭出来。国际婚姻和两性关系导师莎兰·汉考克曾说,无法提出自己的需求,其深层的心理原因是羞耻感。就像小瑜,想要钱,又在潜意识里担心自己不值得,担心对方不够爱自己,不愿意给。所以常常压抑自己的需求,让自己活得辛苦而又憋屈。而与之相伴随的是自我界限的不断压缩——为了保障家庭开支,透支自己的信用卡,苛待自己的生活,压抑自己的情绪,持续陷入到精神内耗中。长此以往,不仅小瑜会感到疲惫无力,也很容易让婚姻关系因此变得紧张和疏远。实际上,除了不好意思要钱,婚姻中不敢提需求、不知道怎么提需求的情况比比皆是。比如——想要爱,却扭扭捏捏变成“你还知道回来,家里的事你管过吗”的抱怨和指责;想要性,却犹犹豫豫担心表现得太放荡而难以开口;……提需求,本是我们在婚姻里应有的权利。敢于向另一半提需求,既是对感情的笃定,也是内心散发的强大自信。从小到大,女性不断被教导成为付出者,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,却很少有人告诉她们如何说出“我想要”。一些原本充满活力的女孩,因为父母沉重的要求和期待,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隐藏自我,压抑需求。也在一次次压抑需求中,让渡了自己的界限,背上本不属于自己的负担,失去本该享有的权利。那些能够大胆说出“我需要”的女人,往往也更能在婚姻中把握主动权,活得自尊自信,轻盈自在。而她们的伴侣往往也更加尊重、支持她们,婚姻也更加和谐幸福。如果你也希望被婚姻和亲密关系所滋养,欢迎你加入看见心理联合国际两性和婚姻关系疗愈导师莎兰·汉考克,为大家带来的《莎兰关系界限12讲》——带你回归内在,正视、表达未被满足的需求,守护内在界限,构建健康滋养的亲密关系。莎兰关系界限12讲国际两性和婚姻关系疗愈导师亲授12节中英文音频课,系统修复关系界限4大核心练习+典型案例,理论结合实际带你连接真实需求,构建自由成熟的关系日常价199元,早鸟价仅需179元👇点击图片,立即加入👇(优惠截止日期:12月12日)课程持续更新中,支持无限次回放苹果用户后台回复
被用户删除
其他
为什么你不敢做真实的自己?
应对不同场合,我们都有着不同的人格面具,它是我们融入社会、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。面具背后,是被隐藏的真实自我。如果无法对我们的人格面具区分认知,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模糊地带。被蒙蔽的内心需求,也成了看不见的漏洞,一点点吸取我们的内心能量。为此,看见心理团队研发推出【假面人格测试】,免费送给你!通过“隐士、魔术师、女皇”等8种假面人格类型,评估你外在的人格面具,解析你内心真实的需求表现。隐士:外表高冷稳重,却内心戏十足;魔术师:看似光鲜,却找不到知己;女皇:自信独立的形象,是为了掩盖内心迷茫...本测评以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,以大五人格理论为框架,并结合社会心理学人际互动模式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发而成。你的假面人格是什么?给你带来什么影响?快来看看吧!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(仅限未测过的免费)👇👇👇-
被用户删除
其他
如果你过得很苦,说明正在浪费自己的天赋
与其吃苦,不如看见自己的天赋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:“感觉生活撑不下去了,该怎么办?”一想到工作就累,既抵触又焦虑;每天埋头苦干,但别人总比自己强;做事使不上劲,没有动力,每天都像在熬日子;......俗话说,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,只要刻苦坚持一定会好的。但现实的情况是,每天都苦苦挣扎、累得半死,可付出和回报却往往不成正比。如果你也感到生活很苦、做事很难,说明你浪费了自己的天赋,走在了别人的赛道上。在心理学中,天赋并非是少之又少,与生俱来的,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。比方说你有没有发现,一件喜欢的事和讨厌的事,做起来区别实在是太大了。看课本时难以集中,读小说时却能沉浸忘我,短时间浏览长篇剧情毫无压力;上班时起不来床,可旅游前凌晨5点就已经按耐不住,起身把一切准备妥妥当当。这是因为,当我们在做喜欢的事时,会进入心流状态,体会到享受其中的快感。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,内心的渴望就会让你高水平地发挥自己的潜能,并取得成果。之所以感觉生活困难,日日负重前行,是因为始终在克服抵触心理,约束自己去完成目标。“好苦啊,但为了出人头地,忍忍吧。”于是学习、做事都变成了被迫的任务,容易累,也难以坚持下去。如果寻找让自己产生热爱的“关键点”,让工作生活的每件事都沉浸其中——真正释放自己被深埋的天赋潜能,那什么事不能轻松干好呢?就像武志红老师,无论是熟悉的工作,还是不擅长的任务,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领域,他都“干一行爱一行”,享受做事的乐趣,还会有不可思议的启发。对此,武老师表示:“当你看见热爱,你会发现人生有些苦不必吃,有些事情轻松快乐一点也能做好。”如何看见热爱,发挥天赋力量?对很多人来说,光是想找喜欢的事情,就已经很难了:“三四十岁了,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想要什么。”这是因为,在现实过多的感受、情绪和情感的重重包围下,「热爱」被压抑在意识深处,我们很难觉察它。就像是迷失在内心的一座座“孤岛”,埋藏着名为“天赋”的宝藏,因此心理学中也称之为「天赋小岛」。它可能生机勃勃、居民活力四射,蕴含着你肢体表达的渴望&过人的身体力量。它可能经济发达、科技先进,蕴含着你探索未知的欲望&出众的观察分析能力。只有拨开云雾,将“小岛”显露出来,才能探索心底的热爱,寻找你的天赋所在。然而,绕过意识层进入潜意识深处,也并非易事。为此,武志红X看见心理测评团队全新推出【天赋小岛测试】。不同于以往的纯文字形式,我们采用了心理投射技术,选取了系列充满想象图片和场景,作为选项;尝试不被意识左右,将潜意识具象化,去探寻心底的热爱,和潜藏其中的潜能。(以该测试中的其中一道题目为例)
其他
「没有一个秋冬是过不去的」应对秋季季节性抑郁的5个小习惯
coffeecenter随着秋季的到来,许多人开始感受到白昼变短和天气变冷带来的影响。不少人在秋天会出现抑郁、焦虑情绪。古人称之为“悲秋”,而现代科学通常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
被用户删除
其他
符合这4点的人,更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
提到心理咨询,很多人的印象来源于影视剧,比如《扪心问诊》里的Paul:他沉着、专业、逻辑性强,给来访者全然的接纳与共情。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,Paul总是用专业的咨询技巧,为他们解析心理困惑,让他们走出过往的心理阴霾,重新拥抱生活,而Paul,也在这个过程中,梳理了自己乱成麻的婚姻生活。再比如后来重新热播的《女心理师》,都让咨询师,听起来是一个既能自助,又可助人的工作。但真实的咨询师,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呢?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心理学这个行业,进而产生了当咨询师的念头。有的是因为渴望与人深度连接,感受助人的乐趣与成就感;有的是对人性深处的“运行机制”感到好奇,渴望深入探索;又或者就是感知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,更适合做这类型的工作。但与此同时,大家也忍不住怀疑和担心:作为“外行”,我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?我30多岁了,现在转行还来得及吗?我来自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,这样的我,也能疗愈自己和别人吗?......加上不时有不良机构的相关培训被要求整改的新闻;以及早在17年就取消资格证考取的“旧闻”也被翻出来,一时间,让人摸不着头脑:国家取消认证,心理行业还有“敲门砖”吗?鱼龙混杂的“证明”,要怎么鉴别和选择?不是科班出身,0基础真的可以入行吗?有什么正规路径能让我真的从业/执业?
其他
你有抑郁情绪吗?30题测你的心理健康指数
很久之前的知乎上有过一个问题:“有抑郁情绪之后,你感到无奈的是什么?”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:“没人在意我的抑郁情绪,他们只会认为我是想太多。”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,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,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脆弱?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抑郁情绪,抵抗抑郁情绪,看见心理精选「抑郁抵抗力评估」测试,免费赠送给你。本测验将从自我价值感、积极情绪调节、经济水平、情感归属、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六个角度对抗抑郁情绪能力进行分析,评估你对抵抗抑郁情绪的能力。点击卡片立即免费领取(仅限未测过的免费)👇👇👇领取「抑郁抵抗力评估」,测测自己的抵抗抑郁情绪的指数吧!以下报告内容仅作参考展示。请领取测评,可以查看专属自己完整的测评报告哦~-报告示例(仅作展示)-(以上测评报告仅为部分参考展示,具体情况请以个人测试的实际结果为准)-
被用户删除
其他
吉利根:真正拖垮你的,是低能量体质
“我每天都被低能量笼罩着,仿佛拖着空躯过日子。”在生活中,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瞬间:拖延:明明定好了起床闹钟,但总是拖延赖床,害得上班迟到,被领导批评后又深深自责;焦虑:厌倦一眼到头的日子,明明很想离职放松一下,又怕陷入失业危机,于是更不情愿地拼命工作了;压抑:孩子不听话,丈夫不顾家,明明很想发火,但为了这家,还是咬牙忍住了......这种低能量,正在悄然无息地侵扰你的工作和生活。好比《哈利波特》里的“摄魂怪”,披着黑暗的斗篷,有着结痂的手掌,专挑虚弱的人去吸取他们的灵魂和快乐。为此,很多低能量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:找朋友倾诉和监督、给自己鼓励打气......但依然无济于事。低能量,如同巨网一样笼罩着你,你却无处可逃。斯蒂芬·吉利根博士曾讲过一个案例。一个男人来做咨询,发现自己“很有问题”:他很想完成工作项目,但他非常紧张,他的肢体也非常僵硬;但每一次当他努力使用自己肢体的力量,他都会发现他一直在拖延。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,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成绩很优秀,经常名列前茅。但只要自己一退步或者考差了,总会受到妈妈的指责:“真没用,你是不是又偷懒了!”从此,他内心就十分“害怕失败”,生怕拿不到好的结果而被苛责,于是下意识地逃避。渴望完成项目,是他的意识层面。吉利根博士打了个比方:这是楼上的部分。害怕失败而拖延行动,这是潜意识层面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选择,那是地下室。当只盯着楼上的欲望,而忽视楼下的恐惧时,就会受困于楼上的目标与楼下的障碍中,陷入无尽的低能量——什么也没干成,却已精疲力竭。如同一潭死水,无法向前。但也有一类人,他们举重若轻地打破了低能量的困境,发现属于自己的创造力之路。透过这条路,不仅让生命的能量自然流动,还能赋予他人美好的养分。米尔顿·艾瑞克森就是这样一个人:在他17岁时,一场凶猛的脊髓灰质炎袭击了他,他很可能会瘫痪,甚至因此丢了性命。一开始,医生说他“活不过明天”;
其他
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一:构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
编者按: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,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。这期间,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,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,适应不良。在我们展开的征集、访谈,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,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、隔离、压抑的状态,也听到了学习压力、亲人离世、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。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「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」系列文章,探讨留学生的自我、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。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为什么你总爱说反话:嘴上“我没事”,心里很受伤
,也是我们与自己、与他人相处时产生问题的根源之一。你有什么未被觉察的防御模式?它们对你有什么负面影响?如何善用心理防御,让自己状态更好?现在,看见心理团队特别推出了【心理防御模式评估】,免费送给你!